“人民群众多读书,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、深邃起来”“要倡导多读书,建设书香社会”。
站在新时代,我们更加感受到建设书香乡村,对发展农村文化,提升农民素质,促进乡村振兴,推动农业现代化,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如何持续建设好书香乡村?面对这些年取得的新进展、新突破、新经验和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我认为,新时代建设书香乡村不能单打独斗,花拳绣腿,要上下联动,合力推进,必须要打好组合拳,抓好以下五个方面。
一是建稳平台。打造稳固的阅读平台,才能让农民长期受益。要在继续建设完善好农家书屋等阅读平台的同时,利用互联网为农民打造网上数字阅读平台,让农民打开手机就能点到自己的平台,阅读到自己喜欢的电子书和信息。各类阅读平台,一定要保持稳定性,常办常新,成为农民学习知识、陶冶情操、提升素质的精神家园。
二是填好空白。建设书香乡村,是一项造福农民的系统文化工程,需要通盘考虑,因地制宜,科学布局。乡村情况复杂多变,要摸清底子,究竟哪些地方的农家书屋实用率低,哪些地方还是书香乡村的空白点,要及时找准空白,全力填好空白,确保建设书香乡村整体推进。
三是服务加快。随着互联网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兴起,数字阅读已成为读者阅读的重要方式。因此,必须加快书香乡村综合服务通道的建设,一方面是为农民提供高质量阅读资源的速度要加快;另一方面是对书香乡村的综合服务要加快。要真正帮助农民解决阅读资源匮乏、环境不佳、投资不力等问题,用高效服务呵护书香乡村这朵美丽之花竞相开放。
四是典型引带。要扎实推进建设书香乡村,还要重视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。全民阅读开展以来,各地涌现出一批建设书香乡村的典型,那些农家书屋创新示范、最美农家书屋、乡村阅读推广人,还有那些在建设阅读平台、数字阅读、读书用书、热心服务等方面的典型,他们创造了宝贵经验。要以网上学习、现场参观、邀请指导等形式,学习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,全面提升建设书香乡村的品位与质量。
五是活动起来。从全国许多农家书屋等阅读平台的经验看,重视开展活动是共同亮点。就是不能建起平台就了事,而是要活动起来。要结合实际定期举办线下线上的农民读书会、故事会、图书捐赠、专家讲书、阅读进农家等活动,营造一个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的农村文化氛围,让书香乡村不断滋润农民的心田,为新时代的“三农”工作注入无穷活力和磅礴力量。
作者简介
孙言兵 临汾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辑、山西首位“韬奋新闻奖”获得者。曾获中国新闻奖、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、省劳动模范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,是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。
(高文玉 李永峰)
(新媒体责编:wa12)
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人民交通杂志”/人民交通网,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),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。
2、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电话:010-67683008
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:17801261553 商务合作:010-67683008转602
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:京B2-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:北京京师(兰州)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
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-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京)字第16597号